中国电信的这一点非常给力,这对于开源社区的参与者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。
由于我是使用的小米路由器AX3600,在设置DDNS时只能从花生壳、公云等几个指定的服务上添加,阿里的目前无法使用。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,推荐使用 公云。只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就是:
要在服务商及主机名那里 填写 从公云那里得到的域名,然后在状态栏那里得到链接成功的消息才可以。
[ 花生壳注册设置ddns] https://longdada.me/dynamic-ip-ddns-use-oray-or-noip/
CNAME指定自己的域名后面的这个方法验证是ok的。 完成上面的操作其实已经可以使用域名访问了,但是花生壳的分配的域名太难记,no-ip 的域名每 30 天就要确认一次才能继续使用,所以用自己的域名最方便。 方法也很简单,就是在域名 DNS 解析中填写一条 CNAME 配置,配置内容填写花生壳分配的域名,这样就能用自己的域名访问了。
CNAME的方式有时候会有问题的,我这里直接使用的3322免费给的域名(不是不想花钱买,是目前能work)。
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,在一个局域网内,有可能会出现无法通过域名下载的情况(需要验证外部网络是否可以下载),
这时可以直接编辑/etc/hosts
文件让局域网的node直接访问。这时,最好把内外网的端口修改为一致。
发表日期: 2023/06/04
最近的状态非常不对劲,或者说,自从去年回到徐州(2022年)之后,工作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。直到最近,我发现有些旧问题依然积压,而新问题依旧不断涌现,所以,我不得已在这里回顾梳理一下,以便更好的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首先很感激老板和公司能够给自己机会,参与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盛会之中。其实,从一开始加盟,我就深刻的体会到,我们的riscv开发真的比某些商业公司的商业驱动的产品研发驱动有价值太多了。我们希望,我(们)的一点工作,能够改善国内在计算机底层工具链、cpu设计(riscv)开发的环境。当然,除了这种看似很虚无的理想外,对我而言最现实的问题是解决了我当时在徐州找工作的麻烦,感谢、感激!
怀着谨慎的态度以及成果能够让外部认可,其实自己一开始就很珍视这个机会,结果总是感觉有点用力过猛。注意,这里不是说工作成果,我自己也感觉成果不是特别惊喜,对,带给人惊喜的那种。先说我们实验室,在计算机的底层的大牛非常多,自己也是怀揣着膜拜的心态与各位大牛取经,这一点,我们实验室真的很强。这里我想说的是,自己周围的环境、自身实力的差距我基本还是有个清晰的认识的。
回想我这一路走来,从中国最底层到目前的生活状态,我已经是非常满足和感恩的了。20年前还在山东的一个农村吃土,慢慢的一路走来,并阴差阳错的进入计算机的世界,这真是很奇妙。我记得我当时的理科不是特别好(现在也不好:(),当时有一点就是特别喜欢读书,涉猎广泛。每到比我大几岁的表哥家,都会把他的教科书都翻出来看一遍。大约是小学阶段,然后我把初中历史、语文给看完了,地里天生就喜欢看报纸,到现在脑子里的地理知识还是不错的。后来,开始接触到初中信息技术的教科书,那个时候才对电脑有了一点认识,还是从静态的书本中获取到的知识。
拿到书之后,是借用文科的思维去理解去看的,然后有机会被发小带到网吧才发现,自己的动手能力是如此的差。也是碍于家庭原因,真正能接触电脑,还是到了大学本科。但是,从初中到高中,我对计算机的八卦知识和地理是差不多的,自认为知道的很多,但是连基本的linux命令都不知道。大学时,大一的第一个寒假去和舍友去电子厂打工,买了人生的第一个笔记本,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编程学习。
现在我对本科的学习的还是颇有微言的,因为在我脑海里,我除了第一次接触c语言外,其他的知识、包括c编程的一些技巧,也全部是从课外的书中得到了入门的训练,然后又是自己鼓捣OJ还是kernel,都是自己想在某个特定领域有所专长的尝试,当然,这一些都默默地与我现在的工作能够挂上钩了。
所以,一切都是从好奇、探索开始的,这一切才是真正让你在未来某个时刻得到回报的关键。以始为终,我现在就是要重新拾起这种好奇、探索的精神,这是至关重要的。
回到现在的环境,工作,尤其是面对陌生的领域,其实也是这样的条件,而且这还是真的能为人类有所贡献的直接机会。慢是慢一点,可以有自己的节奏,但是不能有自己的退怯或者是畏难的情绪。从初中开始,当自己周围的人变的优秀的时候,自己不再是数一数二的时候,至少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。这种经历与如今或者今后的工作、生活中是多么的一致。
工作的难点就是一个点,只要我们能包围它,那它就是我们技能树的一个组成部分,也是我们对计算机世界运行的一个参照,正确的思路,是应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下去的。
所以,要大胆尝试,要有小学阶段时的好奇心,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,总会有所突破,加油!
sudo mmdebstrap --arch=amd64 --variant=buildd \
--include=fakeroot,build-essential,ca-certificates,apt-transport-https \
sid sid-amd64-sbuild.tar.xz \
"deb [trusted=yes] https://mirror.iscas.ac.cn/debian/ sid main"
然后可以使用以下方式:
mkdir buildrootfs && cd buildrootfs
sudo tar -xvf ../sid-amd64-sbuild.tar.xz
sudo systemd-nspawn -D . --bind=../tmp:/tmp --resolv-conf=bind-host
和sbuild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,但是这种可以随时替换里面的东西。
其实把这几块 riscv 板子放到这里我还是有点犹豫的,不过看看说吧,暂时先放到这里看看后面怎么样吧。
VF2 的串口连接线序是这样的: 7(白)、 9(绿)、 11 (黑).
官方教程:
https://forum.sophgo.com/c/duo/9
http://192.168.xx.1/ 3600 小米管理后台: